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务公开 >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 > 人大建议办理情况
十三 届 五 次 第 1824 号 社会建设 类
无障碍环境是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,是打造包容宜居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,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全体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。其不仅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舒适度,更是方便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生活、出行的迫切需要。近年来,我省公共区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,各地新建超市、公园、广场、地铁、道路交通、建筑等公用场所基本配备无障碍设施,但仍存在一些问题:
1、无障碍设施存在“建管脱节”问题。一些道路或公园原本规划无障碍坡道,但为防止电瓶车进入,投用后又安置栏杆或石柱,影响残疾人轮椅通行。部分新建高层住宅楼为防止电动车使用电梯及上楼停放,在通道处设置栏杆,影响残疾人轮椅通行。各地人行道仍存在断头盲道、占用盲道等问题。
2、听障、视障人士的无障碍环境需求不受重视。较少有市民服务窗口能提供手语咨询服务,办事服务指南几乎没有盲文版本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各地疫情防控新闻配播手语较少,很多听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疫情动态。不少十字路口红绿灯缺少语音提示,造成视障人员出行困难。盲人携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进入公共场所不合理限制较多,有的公共场所虽然未明确拒绝,但导盲犬进出却被要求出示驯养证、领养证、防疫证等。
3、无障碍环境改造工作仍需加强。较少有过街人行天桥设有无障碍电梯。旧建公厕中设置第三卫生间(家庭卫生间)比例还不够高,不少景区特殊群体“如厕难”长期存在。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经费使用不规范,部分被违规用于家庭装修。
4、应对无障碍堵点的举措还不够实。老旧小区高层住宅加装电梯仍有“堵点”,腿脚不便残疾人、老年人上下楼“痛点”亟待解决。残疾人、老年人“数字鸿沟”比较严重,在预约就医、网购、网约车出行、网上订餐、手机转账等方面不能很好适应互联网发展形势。在疫情防控中,老年人出行存在“亮码难”困境。
为此建议:
1、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我省已步入老龄化社会,老年人数量、比例上升,无障碍环境建设也为老年群体服务。要加强宣传引导,进一步突出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社会每一个人这一理念,凝聚共识、引起共鸣,形成全社会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合力。党委、政府要加强对无障碍理念的宣传和工作的要求,指导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建设的法律法规、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、城市无障碍环境的规范化、系统化建设,防止和避免新建即缺失无障碍设施现象的发生。
2、确保无障碍设计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。由规划部门牵头,按照国务院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》和《无障碍设计规范》(GB50763-2012)等文件要求,从源头上把关无障碍环境建设,主动将无障碍环境纳入整体规划和具体设计中,做到无障碍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、同步施工、同步验收、同时交付使用。在建设工程审查环节,由残联、老龄办、妇联等部门遴选专家对城市相关新建项目进行无障碍设计条件审查,未通过审查的,不予办理施工许可。确保于事前提出合理建议,减少事后整改,避免浪费经费。
3、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常态化民生监督。发挥各级人大作用,组织开展“畅通盲道”“保障导盲犬出行权”“公共场所增设第三卫生间(家庭卫生间)”“老旧小区加装电梯”等一系列民生督办活动,把人文关怀体现在精细化的社会治理过程中,推动我省各地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国际接轨。将侵占盲道、私设围栏等妨害无障碍设施使用行为纳入“智慧城管”网格化管理范畴,对相关投诉实施闭环管理,把细节做实做好。
4、聚焦痛点、堵点,补齐无障碍环境建设短板。释放“数字福建”红利,设计和开发对残疾人、老年人更为友善的数码辅助产品及政务APP,而且全省要一盘棋,改善数字体验环境。优化政务网站移动端的页面设计,开发更方便视障、听障人士及老年人的浏览模式。推动政务服务无障碍标准化,在各级市民服务窗口增设手语远程服务,并配备盲文办事指南。为残疾人、老年人开设公益数字讲堂,提供电脑上网、智能手机操作、电商购物、网络订餐等实用生活技能培训。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,涉及公共应急事件的新闻必需配播手语。消除“互联网+政务”带来的数字鸿沟,挂号、购票、政务服务等民生项目,保留一定比例人工服务。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网站标识码:3500000024 闽公网安备 35000899002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:闽ICP备05022544号
地址: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:350001您是本站第{{ siteCount+96847675 }}位访客
中文域名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.政务
主办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办:福建省建设信息中心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