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设区市建设局、生态环境局、自然资源局、林业局、交通运输局、水利局、铁办、电力公司,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、资源生态局、农业农村局: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解决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肆意毁山毁林、随意堆土弃土等损害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,遏制野蛮施工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,省住建厅、生态环境厅、自然资源厅、林业局、交通运输厅、水利厅、铁路建设发展中心、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联合制定了《全省建设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修复负面清单(试行)》(详附件)。现印发给你们,并提出以下要求,请一并贯彻执行。
一、全面落实责任。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、勘察设计单位、造价咨询单位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等均应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主体责任。建设单位要落实首要责任,组织和督促其他参建单位实施具体工作,负责筹措和管理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建设资金。对历史遗留、责任人灭失的已破坏的生态环境,由属地政府负责治理与修复。
二、严格落实项目前期工作。建设单位要依法依规落实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、水土保持、林地使用等论证工作,办理相关审批手续。审批部门要严格审批,项目未按规定取得环境影响评价、水土保持、使用林地等前期审批手续,不得开工。
三、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管理。各有关专业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将生态保护修复纳入日常监督检查执法内容,会同生态环境、自然资源、林业、水利等部门,督促项目严格落实生态保护修复工作。项目建设过程要采取生态保护修复永久性措施和临时性措施相结合,确保施工阶段生态保护修复同步跟进。建设单位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纳入合同履约管理,并在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完成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评估,未通过评估的,应组织相关单位整改,直至合格。
四、发动群众参与。各地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,要持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对核实的举报线索坚决予以查处。要坚持正反两方面典型示范,利用新闻媒体,正面宣传、推广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力的项目,反面曝光、查处生态保护修复不到位的项目,营造良好舆论氛围,让群众感受到建设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效。
附件:全省建设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修复负面清单(试行)
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
福建省生态环境厅
福建省自然资源厅
福建省林业局
福建省交通运输厅
福建省水利厅
福建省铁路建设发展中心
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
2021年7月26日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主办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办:福建省建设信息中心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