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往期专题 > 福建省“两违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> 工作动态
福建省“两违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12月4日
龙海市重拳出击“两违”整治,提升城乡环境
龙海市深入开展“两违”综合整治,全力控“增量”,努力减“存量”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截止11月30日,全市共拆除“两违”面积110万平方米,其中实体建筑78万平方米。主要做法是:一是自加压力、快速推进。将拆违目标从70万平方米提高到100万平方米,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。同时对各乡(镇)场各类“两违”建筑展开地毯式摸排,建立“一违一档”台账,及时准确录入省“两违”信息系统,为完成下一步打下坚实基础。二是舆论先行、造浓氛围。多形式多渠道在全市宣传相关政策法规,做到“电视有画面、报纸有新闻、广播有声音、墙上有标语”,覆盖所有镇村,形成群众关心、理解”、支持“两违”治理的良好氛围。三是果断出击,动真碰硬。市委书记张祯锦亲自挂帅“两违”整治,先后13次莅临现场办公,带队指挥专业拆除9次。市委、市政府把突破征迁与整治“两违”有效结合起来,深化“两违”整治,拆除“两违”为项目扫清障碍。整治行动专啃“硬骨头”,注重公平,有效打击抢建户、钉子户侥幸心理,形成震慑效应。今年以来,共组织84场大型拆违行动,出动人员83308人次,拆违面积38.84万平方米;拆除项目范围内违建52宗26880平方米,客运南站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。四是围绕中心、拓展内涵。不断深化拓展“两违”整治内涵,把“两违”整治拓展到水流域环境整治、农业污染整治、工业污染整治、胶合板整治、废旧塑料加工厂整治、蘑菇房厂等七项整治,全域推进,重点突破,2014年以来七个主题共拆除违建207万平方米。五是深入整治、提升环境。对拆后的土地加强巡查管理,坚持“边拆违、边改造、边美化”,结合生态绿化、里面改造、项目建设等工程,积极推进拆后土地分类利用工作,做到拆一片、清一片、管一片,让百姓共享拆违成果。
厦门市湖里区建立健全网格管理机制,常态长效治违
一是建立机制,责任到人。建立“两违”网格管理机制,把全区划分为5个街道一级网格、54个社区二级网格和194个自然社(小组或小区)三级网格,把公安、国土、街道、社区等30多个单位和部门力量整合进每个网格,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。二是不断创新,发动群众。一些街道社区进一步将三级网格细化成四级网格,将计生、综治等部门纳入到网格中来,发动广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“两违”治理工作。湖里街道兴华社区将一个三级网格再细化成六个四级网格,社区工作人员、物业人员、小组长、楼长成为义务网格员,首创成立“阳光警民工作室”、“树霞调解工作室”、“城警协作室”,积极发挥社区、政府部门、执法部门、物业、居民(群众)代表五大元素的作用,大力开展“两违”治理520行动,真正实现了网格管理的全覆盖、无死角。三是徒步巡查,高空监控。网格巡查与数字城管相互结合,实现人防与技防最佳组合。强化24小时网格徒步巡查,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,每天夜间保持20名执法队员、300名协查员值班巡查,确保24小时网格巡查尤其是夜间巡查到位。利用设置在小区、城中村出入口的高空高清视频探头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,让难发现的楼顶搭盖、“藏身”城中村的新增违建和利用节假日、夜间的抢建违建无处遁形。今年以来,全区共发现新增“两违”2.04万平方米,拆除2.04万平方米,拆除率100%,占总拆除量的4.49%,新增违建得到有效管控,“两违”治理常态长效机制初步形成。
南平市延平区以“五大发展理念” 引领推进“两违”整治
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。行政执法方面,制定并落实四级网络化管理、大队片区化管理、标准化大队建设管理等一系列先进机制;舆论宣传方面,通过在乡镇候车厅设置宣传画与展牌、宣传进校园、腰鼓队巡回宣传、户外LED屏展播宣传片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增强宣传影响力。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。依法行政,服务大局,促使“两违”综治与城乡发展协调推进,着重对影响城乡规划发展建设的“四重点”、“五部位”及“六先拆”违建,及时依法法规处置,优化发展环境。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。通过统一运离、就地掩埋等形式,及时清理拆违所产生的建筑垃圾,并合理利用拆后土地,依据土地原有性质,对拆后土地宜绿则绿、宜垦则垦、宜建则建,恢复区域生态,建设宜居环境。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。重视对外学习借鉴工作,积极参与各地总结研讨、现场推进等会议,并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浙江省、龙岩市、莆田市等地区优秀的工作经验及做法,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。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。科学合理利用拆后土地,结合“美丽乡村”、“宜居社区”等项目创建契机,建设农贸市场、临时停车场、公园绿地、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,促使“两违”综合治理成果真正惠及民众。
【工作动态】
1、近日,厦门市翔安区区委副书记、区长游有雄带队到区执法局调研“两违”治理暨城市管理工作,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五点要求:一要强化队伍管理,二要做好“两违”管控,三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,四要完善联动机制,五要明确奖惩机制。
2、东山县陈城镇“两违”治理拆后利用工作突出“三还”:一是整违还绿,拆除西陈公路、镇村路网边“两违”5.61万平方米,种上三角梅、重阳木等花草30多万株;二是治违还林,实施对赤石、西湖两村搬迁征地园头田尾的临时违章建筑拆除,建设芹山生态林带片区50多亩;三是拆违还地,拆除生猪养殖污染源2.3万多平方米,全部绿地美化硬化,铺设广场砖、添置文体设施等,利用率100%。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网站标识码:3500000024 闽公网安备 35000899002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:闽ICP备05022544号
地址: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:350001您是本站第{{ siteCount+96847675 }}位访客
中文域名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.政务
主办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办:福建省建设信息中心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