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南平市开展“万人保洁”工作调研报告

日期:2017-03-24 17:35 来源: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量:{{ pvCount }}

    12月9日至11日,我处组织相关人员赴南平市调研延平区、松溪县4个乡镇6个村庄,召开3场座谈会,与市、区(县)、乡镇、村干部、保洁员以及村民等代表座谈。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
    一、主要成效 

  南平市从2013年开展“万人保洁”行动以来,各乡镇集镇卫生明显好转,村庄卫生持续向好,城乡结合部也有明显改善,干部群众普遍称赞。主要成效: 

  (一)垃圾有人扫。南平市将城市环卫的管护办法导入农村,要求各个村庄按照每500人左右配备1名保洁员,开展日常清扫和保洁工作。目前实际已配备保洁员5519名,平均每450人配备1名保洁员。 

  (二)垃圾有去处。全市有55个(占54.5%)乡镇,675个(占41.2%)行政村实现“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”,并在建阳区、延平区和松溪县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据统计,到2015年底,全市共建成垃圾转运站71个、垃圾收集池1.2万个,购买垃圾收集车4632辆,运输车619辆,垃圾桶15.1万个,日处理生活垃圾2685吨。如松溪县除边远村庄外,基本实现“村收集、乡转运、县处理”。 

  (三)经费共承担。南平市建立了财政与个人统筹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,从2013年开始,以行政村为单位,按常住户每户每年缴交保洁费60元到位后,设区市、县(市区)按照每人每年分别给予10元和20元奖励。据了解,目前,市县筹集资金和村民缴费已基本到位,其中村民卫生保洁费缴交率达96%,全市今年累计投入农村垃圾整治保洁经费1.32亿元,农村人口人均投入100多元。 

  (四)督查、考评、奖惩真发力。南平市建立了市、县、乡三级考核评价体系和奖优罚劣机制。建立共建工作专项基金1500万元,其中市本级安排500万元,各县(市区)各归集100万元,集中在市财政专户,专项用于“万人保洁”的考评奖惩。市共建办按照“月督查、季考评、半年一奖评、一年一总结”的要求,根据每个季度的工作重点,细化评价指标,抽调部分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分成若干个督查考评组,开展明查暗访和跟踪回访督查。“万人保洁”工作每季评奖一次,前三名,分别给予10万、8万、6万奖励。奖金的80%用于保洁工作经费,20%用于奖励相关的先进单位及个人。季度考评情况及排名结果将在信息简报以及《闽北日报》头版和南平电视台等媒体公布。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倒数三名的罚5万元,同时市效能办约谈县(市区)分管领导。 

  (五)动员发动、宣传引导齐上阵。 许多地方都利用“小手牵大手”、“文明劝导队”、“巾帼服务队”等方式,建设自己的清洁家园,形成了主动参与和自我监督的机制。如延平区大横镇埂埕村,通过学校的“小手牵大手”活动,小学生向父母、爷爷奶奶做“万人保洁”宣传。建瓯顺阳乡际下村将垃圾分类知识带进了学校课堂,捡路边的垃圾成为暑假作业。政和石圳村每月都进行一次全村参与的“最清洁”、“清洁”评比,村里人认为评上是一家人都光荣的事。有的村庄还成立了老人妇女环境卫生保洁协会,制定环境卫生保洁村规民约,卫生保洁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。 

  二、几点体会 

  (一)领导重视,政府主导是基础。认识到位、投入到位、机制到位、上下联动,才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持续治理。如,松溪县在年财政收入仅亿元的情况下,拿出562万元治理农村垃圾。 

  (二)加大投入是保障。从调研看,南平市市县两级每人每年补助30元,村民每户每年缴交60元,只能保障村庄基本清扫保洁费用,垃圾转运和处理费用无着落,大部分乡镇和村庄要到市、县有关部门去“化缘”来弥补资金不足。 

  (三)干部群众认可是根本。南平市从2013年启动“万人保洁”工程,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持续改善,干部群众变“要我保洁”为“我要保洁”。村民缴交保洁费从开始的抵触逐步转向意愿。基层干部表示此项工作虽然压力大,但看到村庄环境大变化,心中充满“自豪感”、“荣誉感”。 

  二、主要问题 

  (一)村民自觉缴费意愿不强。虽然村民保洁费收缴基本到位,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村、组代缴或垫缴现象。从调研情况看,真正有意愿缴交的村民不足40%(目前缴交对象大部分为村干部、党员、小组长、星级家庭等),其余靠代扣代缴(有公益林补偿、烟叶种植补贴等村财收入的由村委会代扣代缴,没有村财收入的由村干部先行垫付)。据了解,延平区大横镇收费呈现4个特点:高山村比平原村难收、穷村比富村难收、集中村和分散村难收、保洁差的村比保洁好的村难收。 

  (二)乡镇集镇区保洁投入还需加强。部分乡镇集镇区流动人口多,镇区有学校、企事业单位、集贸市场等,基层普遍反映,按照村庄补助标准不能满足集镇区卫生保洁需求,普遍存在零星垃圾较多、垃圾桶配备不足、清运不够及时、缺少保洁人员跟踪巡街保洁等问题。 

  (三)部分县市(区)垃圾处理无去处。南平市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接近饱和,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还未开建,导致延平区大部分乡镇、村庄垃圾就地采用焖烧炉和简易填埋处理,这些设施环保基本不达标,对周边环境影响大。 

  (四)县级财政压力大。松溪县农村人口7万人,每年用于农村保洁、垃圾收运、处理等经费约737万元(平均每人每年105元),除村民缴费60元和市级财政奖补10元外,县财政每年还需拿出562万元(平均每人每年80元)用于农村垃圾治理,财政压力大。 

  (五)没有常设管理机构。南平市“万人保洁”行动由共建办临时机构牵头,基层同志担心一旦共建办取消,“万人保洁”行动难持续,农村环境卫生污染又“死灰复燃”。 

  三、对策建议 

  (一)建立村民缴费和各级财政投入共担长效机制。按照“污染者付费”原则,通过生态林补偿、烟叶种植补贴和村级财政收入等代缴村民保洁费。加大省、市、县三级财政投入,进一步整合住建、国土、水利、环保、农业、旅游等涉农部门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相关资金,建议省级投入可按村民每人每年10元转移支付,每年财政支出约1.4亿元,设区市财政按照不低于省级投入1:2比例配套,其余费用由县级财政负担。省级财政投入到2020年,待村民缴费正常化后,再逐年递减。 

  (二)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。推进乡镇转运系统建设,力争2017年底,除偏远乡镇、海岛外,所有乡镇建成1座以上压缩式转运站或购买垃圾压缩运输车直接转运。南平市、永泰县、闽侯县等要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。离城区垃圾处理设施远且垃圾产生量大的乡镇村庄,可区域共建共享无害化处理设施。 

  (三)考虑到乡镇集镇区的特殊性,对欠发达的县所属的乡镇集镇区保洁收运处理单列补助。 

  (四)加大宣传引导力度。广大村民的卫生习惯和陋习观念的改变还需一个过程,清洁家园要保持的住是一个难点,还需不断宣传引导,久久为功。 

  (五)建立常设管理机构。进一步理顺环卫机制体制,借鉴莆田市做法,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环卫处管理职能,实现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。借鉴泉州市成立城乡环卫考评中心(副处级单位),将农村垃圾治理纳入常态化考评。 

附件下载: